|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數字化工廠的產生與發展
雖然CAD與PDM等專注于產品設計的軟件自誕生至今已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但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的數據協同管理手段,研發設計階段所產生的產品數據與信息,無法實現與后續生產規劃、生產執行環節同步共享,僅能通過負責生產的工作人員的經驗判斷安排生產,由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一切問題,只能進行被動的應對與處理,不但嚴重影響實際生產效率,而且還需承擔由此產生的額外成本損失。這種由于產品設計與制造環節的數據與信息脫節所引發的種種問題,是制造業的一大痛點。
數字化工廠是如何實現數字化管理的
人員設備的升級。
在價值流梳理的基礎上,對標行業企業,設定(Safety)安全、(Quality)質量、(Cost)成本、(Delivery)交期等支持企業運作的經營指標、規范作業流程的標準化。同時企業的人員素質和設備(軟硬件)必須得升級。人員方面,其思想必須轉變,舊的生產管理理念必須丟棄;接受并學習新知識技能,以適應新的生產方式。設備方面,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軟硬件升級,包括機器換人、設備改造、工藝重組等,或導入新的APS/MES等生產制造信息化系統等。
轉型為數字化工廠
數字化工廠融入數字生態系統
制定雄心勃勃的數字化工廠戰略未嘗不可。例如,利用實時短期客戶需求數據調整規劃和生產,從而靈活匹配產量與消費者偏好。亦或是將數字化功能集成到產品中,以提供能挖掘數據價值的服務。例如,機器制造商可能使用傳感器和人工智能來銷售增強型維護套餐服務。
若能找到方式使制造過程中生成的數據產生效益,便能產生深遠影響。擁有數字化工廠的企業有機會通過利潤豐厚的售后市場增加其利潤率并獲取客戶,也可以進軍全新的業務領域,而不是僅僅專注于生產。數字化工廠生態系統必須包括一個聯網、透明集成的數字化供應鏈,從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商到物料和成品運輸商,終流向終端客戶。
數字化,即是將許多復雜多變的信息轉變為可以度量的數字、數據,再以這些數字、數據建立起適當的數字化模型,把它們轉變為一系列二進制代碼,引入計算機內部,進行統一處理,這就是數字化的基本過程。”這一段化來自百度百科,簡單概括一下就是將數據、信息、符號、圖標等轉變成數字信號存入計算機。
對于我們工廠,常見的信息存儲介質有二維碼、一維碼,產品的所有信息:來料、異常、時間周期、生產設備、生產人員等,都可以轉換成條碼的形式。我們將數據通過軟件錄入電腦,電腦生成條碼,條碼粘貼在產品上;讀取時通過手持終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