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水蛭絕大多數生活在淡水中,有少數生活在海水中,個別種水蛭可生活在陸地。在池塘、湖泊、河流及小溪等有機質豐富的水域經常可發現水蛭的蹤影。水蛭喜歡中性或稍偏堿性的水域,不適應酸性水域。由于生態環境的變化,在干涸的河道內水蛭可潛人水底而穴居,甚至在自身體重失去40 %的情況下,也能生存。有一些蛭類可營水、陸兩棲生活。還有很少數蛭類可在陸地潮濕的叢林中生活,例如山蛭等。有相當一部分蛭類營半寄生生活,少數蛭類營肉食性的生活。
建池:
建池一般南北方向為宜,盡可能因地制宜,一般精養池寬3米,成品養殖池寬4米左右,長度不限。
精養池,池形為凹形模式,中間深,兩邊建有平臺,深度為80cm,分別為池邊到平臺深40cm,平臺到池底深40cm,池的對角設進水系統和排水系統。
成品池:深80cm,池底平狀模式,所有池的池邊用磚出線10cm左右,蓋上膠布遮雨防逃。池與池之間留100cm左右的人行通道。建池時盡量挖下15--20cm再開始建造,以減少池內的壓力。
蓄水池(備水池,養水池):可根據實際養殖面積及需求量來決定。一般養殖面積在2000平方米左右的養殖廠應具備一個蓄水量 約400立方至600立方的備水池。
水泥池的脫堿
新建造的水泥池,表面對氧有強烈的吸收作用,可使水中溶氧量降低,PH值上升(呈堿性),形成過多的碳酸鈣沉淀物。為了給水蛭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有必要對新修建的水泥池在使用前進行脫堿處理。脫堿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一) 過磷酸鈣法
對新建造的水泥池,蓄滿水后按每立方米水體1千克的比例加入過磷酸鈣,浸池1?2天,放掉舊水換上新水后,即可投放種苗。
(二) 酸性磷酸鈉法
新建的水泥池,蓄滿水后按每立方米溶入20克酸性磷酸鈣,浸泡1?2天,更換新水后即可投放種苗。
(三)冰醋酸法
新建水泥池,可用10%的冰醋酸洗刷水泥池表面,然后蓄滿水浸泡1周左右,更換新水后即可投放種苗。
(四)薯類脫堿法
若是建設小面積的水泥池,急需處理又無上述藥l物時,可用番薯、土豆等薯類擦抹池壁,使淀粉漿粘在池表面,然后注滿水浸泡1天即可脫堿。經以上脫堿方法處理后的水泥池,可以用PH值試紙或者從水中的粘度、產生水垢及沉淀物的多少等來了解其脫堿程度。然后將蛭池清洗干凈,灌l水后先放入幾條水蛭試養1天,確無不良反應時,再投放種苗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