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科普展教的特點
科普展教的特點首先是具有眾多的生動活潑的實物展品,這些展品具有科學、知識性和趣味性,以直觀、易懂、有趣的表現方法,揭示深奧的科學原理。也就是說科學技術館的發展趨勢,日益成為人與自然、人與科學文化聯結的橋梁。允許觀眾自己動手操作實踐,鼓勵觀眾在探索中學習,寓教于樂。它所包括的內容是無所不有的。從基礎的數理化天地生知識到高科技發展領域。適合各種知識層次,使所有觀眾都能從中受益,是一個真正的向社會開放的“科技教育學校”。
科學普及的特點表明,科普工作必須運用社會化、群眾化和經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現代社會的多種流通渠道和信息傳播媒體,不失時機地廣泛滲透到各種社會活動之中,才能形成規模宏大、富有生機、社會化的大科普。中學階段的科學教育對公眾的科學素養具有基礎性、根本性的作用,中小學課堂是提高科學素養的主陣地,新一輪的科學課程改革正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作為核心理念,重視公眾科學素養培養的關鍵時期。而科普展品的存在即是科學普及的一個直觀、生動形象的體現。
科技館如何與學校教育活動相結合?校園科技館的科普展品多種多樣,每個原理可以展示出許多不同的展項,但是由于展品本身的限制,學生們在參觀完科技館后無法與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因此造成了認識與實踐環節的脫節。兒童科普體驗館主要是讓孩子們在展覽和游戲中體驗探究的樂趣,有利于提高孩子對科普知識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少年兒童素質教育的優越場所。因此,可以通過生活化的科普課程,讓青少年更加直觀地了解科學在生活中的運用。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科學實驗,方便青少年在家中也能按照科技館中學習到的方法開展,將科普陣地從科技館拓展到學校和家庭。蒙臺梭利曾經說過:“我聽過的我會忘記,我看過的我會記得,我做過的我才會理解。”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科學實驗,方便青少年在家中也能按照科技館中學習到的方法開展,將科普陣地從科技館拓展到學校和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