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1.苦草為基生莖,入泥深度不能超過其莖;
2.黑藻、金魚藻、伊樂藻等不定根(須根),根據季節或拌土撒入水體,或株體部分插入泥底即可。
3.眼子菜、狐尾藻等植物,盡量將植物莖部橫鋪 10-20 cm 淺埋入泥,這樣水草發芽生長起來可以成片(此類水草莖節可發新株)。
以上常用沉水植物中,單一矮苦草,或矮苦草和黑藻的組合使用在很多景觀水體中具有十分的治理效果(非生態意義)。矮苦草一般一平種植 200 株左右,在 20-35 攝氏度區間,大概 1-2 個月基本能長滿水底(生長過程中,水透明度需能看見矮苦草葉片)。其他水草點綴種植即可(實際密度根據環境和成本考慮,但一般一叢保證植物數量在 20 棵以上,減少粗放施工導致的根莖受損)。
沉水植物種植及補種
根據設計要求以固定的標準點或固定建筑物、構筑物等為依據進行放線,由于種植面積在水下,用竹竿或打木樁作為標記區域。放線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位置要準確,標記要明顯。放線后應由設計或有關人員驗點,合格后方可施工。
種植方法主要有帶水拋種、竹竿扦插法、插秧法或容器育苗種植法。
帶水拋種
項目施工區域存在無法降水種植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采用帶水拋投種植或者竹竿扦插種植的方式。帶水拋種是指采用配重塊利用重力將水草帶入底泥,配重可采用無紡布包土,或者降解網包裹瓜子片;其中帶水拋種需要注意的是,配重包裹材料需要可降解且具有一定的通水性;另外配重材料需要天然材料,嚴禁采用化學合成物塊,以防造成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