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中國碳纖維的發展
我國從1968年開始研究碳纖維,很快研究出碳纖維1#,相當于T200的水平,1976年建成中試線,那是與日本東麗公司的差距為5年。后來碳纖維2#的研究久攻不下。差距已拉大20多年,無競爭可言。同時由于發達國家對我國幾十年的技術,至今沒能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工業及民用領域的需求長時間依賴進口,
國外引進,產品以12K的T300級碳纖維為主導產品,并準備引進成熟的預浸料生產線。華皖碳纖維公司二期建設規模將使碳纖維產量翻一番達到400t/a。此外,山東、浙江、廣西等地也有擬建碳纖維生產線的計劃。
三、碳纖維市場需求與用途
2008年我國啟動和實施的大飛機重大專項整體配套項目中,包括了碳纖維在內的諸多化工新材料項目,隨著以該專項為代表的國內各領域對碳纖維產品的需求增加,許多碳纖維研究項目或千噸級產業化項目紛紛啟動。由于我國碳纖維行業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產業化技術,產業發展不會一蹴而就。碳纖維的特性、結構及分類碳纖維是纖維狀的碳材料,由有機纖維原絲在1000℃以上的高溫下碳化形成,且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性能纖維材料。
1963年,英國皇家航空研究所(RAE)的瓦特和約翰遜成功地打通了制造PAN基碳纖維(在熱處理時施加張力)的技術途徑
1964年,英國Courtaulds,Morganite和Roii--Roys公司利用RAE技術生產PAN基碳纖維 1965年,日本群馬大學的大谷杉郎發明了瀝青基碳纖維美國UCC公司開始生產高模量黏膠基碳纖維(石墨化過程
1970年,日本吳學公司生產瀝青基碳纖維(10噸/月),日本東麗公司與美國UCC進行技術合作
1971年,日本東麗公司工業規模生產PAN基碳纖維(1噸/月),碳纖維的牌號為T300,石墨纖維為M40
東莞市明軒碳纖維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東莞市南城蛤地工業區,主要以碳纖維板、碳纖維管、碳纖制品的生產及CNC加工為一體的生產型企業。
碳纖維與金屬材料z大的不同在于,一般選定一種金屬材料其強度給定的,碳纖維是一種各向異性的結構材料,平行于纖維方向與垂直纖維方向性能不同,所以碳纖維材料能夠通過的鋪層設計,盡可能的發揮出性能的優勢。例如常見的碳纖維板,不同的鋪層角度所帶來的性能也是不同的。目前,日本東麗公司代表著高性能碳纖維研發的高水平,開發出T300~T1000的高強型和高強高模碳纖維及M40S~M60J的高模型碳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