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木質包裝熱處理工作程序:
1-1、 關閉干燥窯門,確保密封嚴密。啟動引風機或開啟蒸汽閥門,向窯內通入熱風或噴射蒸汽,開始升溫。若是通入熱風的,應用時,啟動窯內的加濕裝置。與此同時,開啟窯內的通風設備,保證窯內溫度、濕度分布均勻。在加熱升溫階段,為提高木材熱透速率和防止木材開裂,應盡量維持窯內接近飽和的空氣濕度。適用于厚的、硬的、大斷面方木及名貴木材如紫檀木、雞翅木、黃花梨、紅木等的干燥。
1-2 、木質包裝材料本身含水率很低,則進行熱處理時升溫速度可以快些。
1-3 、濕材應部分考慮到木材的干燥特性,根據不同樹種和木材含水量,采用不同升溫速度和處理速度,以達到熱處理除害的目的,又保證烘干后的木材不變形,不開裂。 4.2 保溫保濕:當干燥窯內干濕球溫度達到技術標準要求規定的溫、濕度后進行保濕保溫處理。此時即為熱處理除害起始時間,開啟溫、濕度檢測記錄裝置。在一定的溫度下,木材中的水分就以蒸發的方式或沸騰的方式排到它周圍的空氣中,木材就得到了干燥。
2.1 若采用埋入法直接測定木材中心溫度的,當溫度檢測記錄裝置顯示的溫度達到規定的木材中心溫度時,即為熱處理除害起始時間并開啟溫度檢測記錄裝置。
2.2 若根據窯內溫、濕度確定達到所需木材中心溫度的加熱時間的,當干燥窯內干、濕球溫度達到設定溫度并維持該溫、濕度達到要求的加熱時間后,即為熱處理除害起始時間。當干燥窯內干、濕球溫度達到設定溫度時,開啟溫度檢測記錄裝置。
3 、殺蟲滅菌階段:根據熱處理技術標準要求,使熱處理除害達到規定的持續處理時間。
4 、烘干:完成殺蟲滅菌處理程序后,根據需要對木材進行干燥處理。此時應打開濕氣排放口,繼續加熱,直至木材含水量回落至20%以下,關閉加熱裝置完成整個處理過程。當窯內外溫差小于30℃時,木質包裝即可出窯。 5. 記錄和標志
5.1 、做好熱處理各程序現場操作記錄,應由技術操作人員簽字?,F場記錄保存半年。
5.2、 對出窯的木質包裝加上易于識別和不可更改的熱處理標志。
5.3 、填寫熱處理報告單,與溫度檢測記錄儀的記錄單一并送交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
木材干燥設備需要木材干燥到含水率8—12%
木材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和有營養的無機物,特別適合木腐菌和變色菌以及蟲子的生長和繁殖。
木腐菌和變色菌寄生的三個條件:
①適宜的溫度。真jun的適宜生長溫度是24.4~30℃。
②氧的供應。氧氣的充足供應也是zhen菌生長的條件之一。
③適宜的木材含水率。一般來說30—40%含水率適宜木腐菌生長。上面三個條件有一個不具備zhen菌就無法生存,億能干燥采用的辦法是對木材進行高溫脫脂干燥處理。
現如今,存在于眾多大中型家具企業的必備設施之一便是木材烘干設備。由于木材的特殊性能決定,家具制造之前必須要經過系統的水分烘干程序,將木材中殘留的多余水分用木材烘干設備徹底進行烘干作業,這樣便可以提高木材本身的使用價值,減少木材資源的不合理浪費現象,同時,用木材烘干設備進行烘干的木材制造出來的家具質量有保證,完全杜絕了生活中常見的家具干裂、變形、霉變等現象,延長家具使用周期,提高家具使用性能,保持家具的美觀性、實用性。紅木干燥是一種低溫常規干燥,它的預熱溫度應比基準階段的溫度高5℃。
可見,木材烘干設備在家具制造行業中的重要性。
木材在加工實木地板之前都要經過干燥處理,干燥處理的好壞關系著實木地板穩定性能的好壞,所以實木地板的干燥工藝是至關重要的。
實木地板干燥工藝可以大大減少實木地板變形的概率:
(1)可以使實木地板航說達到規定的適應使用地區環境特點的平衡含水率。
(2)可以消除木材在生長和加工過程中存在和產生的內應力。
(3)可以調整和恢復變形。
實木地板干燥工藝的過程:
(1)自然干燥,約需30~40天,使含水率達到30%左右。
(2)人工干燥,約需10~30天,使含水率達到10%以下。這一過程同時使木材內的漿汁蒸餾出來,均衡木材細胞壁組織,干縮性能趨于穩定一致。
(3)養生處理,約需10~20天。通過這一過程后達到木材干燥的三個目的。
干燥工藝不能保證實木地板永遠不變形,因為不管怎樣處理,木材在纖維飽和點以下含水率的變化所出現的濕脹干縮現象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