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雖然這幾年來有關各方一直在努力的推進,但是目前智慧菜場普及率還不到百分之一。智慧農貿的普及之路還是很遙遠的。同時,我們應該也可喜的看到,普及智慧農貿的條件已經在逐漸形成。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傳統的行業,包括菜市場的交易模式和市民買菜的習慣,菜市場是市民吃飯的后“一公里”,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智慧農貿市場也給百姓帶來“放心買菜”,“誠信攤主公示”等惠民功能。目前在深圳、蘇州、上海、杭州、北京、武漢、天津等城市已經啟動智慧菜市場計劃,應用效果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經營戶:節省交易成本,拓寬銷售渠道
在之前去農貿市場買菜,都必須帶好現金,而經營戶也必須有足夠的零錢,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買賣雙方的交易成本,特別是經營戶,顧客少還忙得過來,一旦人多的時候,很多經營戶手忙腳亂的,甚至還找錯錢,所以如何節省經營戶的交易成本很重要。
在現在的智慧農貿市場,這樣的局面應該可以改變了,因為市場不僅支持現金支付,還支持移動支付和會員卡支付,一部手機就可以輕松買菜,大大節省了彼此的時間,也降低了的概率。
在“監管”方面,菜市場啟用智慧菜場管理系統后,能實時將市場內當日交易額、客流量、商品排行、農殘檢測報告等信息,在后臺一覽無余,也能直觀地向消費者公示。比如,哪種產品價格波動幅度異常、售價過高等現象一旦發生,智慧農貿系統就能實時預警并監察到具體攤位商戶。
同時,農貿市場還配備了大數據公示屏、市場觸摸查詢屏終端等智慧公示屏幕,使得各類公示信息隨處可見、觸手可及。
菜市場智慧系統也能夠解決傳統農貿市場中一些商人的不良行為,如價格虛高,缺斤短兩,以次充好等,其可以通過電子平臺監控所有商家的銷售信息,通過配備的智能電子秤,進行大數據監測,如發現不良行為,將會對商戶進行處理或懸掛失信商戶告牌,市場內亦可以懸掛智能大屏幕,顯示商品檢測信息,價格信息,供銷信息等數據,打造一個透明的購買環境,也實現了信息的實時化,可視化,具體化,極大地方便了市場和有關部門對市場運作的動態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