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上旬,棉紡織市場供需基本面沒有大的變化,新棉大量上市,而消費依舊較弱,棉價先跌后漲,期貨上漲明顯,現貨方面,據本站商品行情分析系統,12月11日3128B級皮棉現貨價格在16233元/噸,較月初下跌0.65%。
期貨方面,國內新棉收購近尾聲,成本固化,短期對盤面形成一定支撐,加上外盤大漲,內外聯動下近期鄭棉連續多日上漲。截至11日,鄭棉主力合約結算價15350元/噸,較月初上漲2.8%。ICE期棉方面,谷物大漲下疊加出口數據好轉,主力合約7日大幅上漲,但USDA 12月供需報告調減全球消費量,數據不佳期棉下跌,截至8日,主力合約結算價81.44美分,較月初上漲2.5%。
國內棉花供應充足
國內市場隨著新棉集中上市,四季度進口棉預期到港量較大,國內棉花年底之前供應非常充足。據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數據統計,截止到2023年12月8日,新疆地區皮棉累計加工總量407.09萬噸,同比增幅34.01%。其中機采棉收購均價集中在6.8-7.1元/公斤,手摘棉6.7-7.3元/公斤。短期新棉成本對行情形成一定支撐。
美棉出口數據較好 國際棉價上漲
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美棉出口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當周美國2023/24年度陸地棉凈簽約26399噸,較前一周減少47%,裝運陸地棉31570噸,較前一周增加57%。盡管簽約總量減少,但是對中國出口大幅回升且裝運量明顯回升,利好刺激下7日ICE期棉大漲,主力合約結算價重回80美分以上。
12月USDA供需報告利空
美國農業部發布的12月全球棉花供需報告中,繼續調減全球棉花預估產量11.8萬噸,至2458.5萬噸,其中美國調減產量6.8萬噸,至278.2萬噸,處于歷史偏低水平。全球消費量預期2476.1萬噸,環比調減34.3萬噸,具體看本次對中國消費預期大幅調減21.8萬噸,至794.7萬噸。全球棉花期末庫存1794萬噸,環比增加19.6萬噸,中國期末庫存環比調增32.8萬噸。全球消費量環比下調,全球期末庫存環比大增,報告利空棉市。
USDA 12月全球產銷存預測 (單位:萬噸)
棉紗高庫存短期難改
下游棉紗交投氛圍仍然較弱,紗線市場報價持續下行,但較前期走貨有所增加。雙節趨近,部分訂單下達或將為下游市場注入少量活力,但前期紗線累積形成的負反饋短時間內仍將持續釋放。大多數棉紡廠棉紗庫存足足超過一個月生產量,棉紗庫存上升,資金周轉壓力加大。目前內地紡企普遍面臨較大競爭壓力,生產純棉紗企業減停產現象增多,部分企業向化纖和差異化品種轉型。當前形勢下,部分地區紡企考慮提前放假。
織廠開機率上升
12月初以來,外銷訂單有所增加,主要是海外大型商超補貨,但新增銜接性較差,織廠開機有所恢復,成品庫存小幅下降,整體水平維持在34天左右。坯布市場近期局部好轉,部分季節性春單和外單下達,雖然體量不大但企業運行情況略有好轉,織廠開機小幅恢復,目前市場信心依舊較差,企業認為后續訂單好轉難度較大。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1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236.65億美元,同比降幅2.96%,連續第七個月呈下降態勢,但降幅較上月縮窄,環比增加3.05%,由負轉正。其中紡織品出口額111.2億美元,同比下降1.3%,環比增加3.8%;服裝出口額125.5億美元,同比下降4.4%,環比增加2.4%。2023年1-11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額2685.61億美元,同比下降8.88%。
后市預測:當前產業供需情況基本穩定,新棉收購進入尾聲,短期新棉成本對盤面形成一定支撐。最近一段時間鄭棉的連續反彈背景下,棉花和棉紗的出貨有所好轉。但下游訂單情況長期偏弱,利潤較差、成品庫存壓力上升導致紡企開機率持續下滑,進而限制紡織企業的原料采購需求。綜合來看,目前紡企對棉花仍是剛需采購為主,短期棉花市場難以擺脫需求低迷的態勢,棉價上行壓力仍存,預計短期維持震蕩走勢。
(文章來源:本站)
以上就是關于下游略有好轉 12月上旬棉價止跌全部的內容,關注我們,帶您了解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