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本站商品行情分析系統:受資金、囤貨、天氣和政策等原因影響,2023年三七整體行情回漲。上半年三七價格大幅回漲,價格最高漲至139元/kg,漲幅超51.09%;下半年開始,三七行情震蕩堅挺運行。年初三七120頭價格為92.00元/kg,截止12月27日三七均價133.25元/kg,年內漲幅44.84%。
2009-2010年由于自然災害、大戶介入等多方面的原因,價格由50元/kg暴漲至500元/kg(120頭)。雖然2011年產新后三七價格有所回落,但貨源供應量沒有很好的恢復,價格依然維持在較高位震蕩的狀態。2012年,在資金、人氣等多方面因素的催化下,三七行情再次暴漲,超過了700元/kg,到2013年更是直指800元/kg的頂峰。
行情暴漲帶來的是產地盲目的跟風投資種植,2015年前后產量逐漸上到數萬噸之巨,遠遠超過了僅有一萬來噸的年消化量,從那時起,三七的庫存被大量積壓。因此近幾年三七價格雖然漲跌不斷,但價格很難有大的突破。
從本站4年的年度對比圖可以看出,2023下半年三七價格行情超過了近4年同期價格,那2024年價格能否繼續走高?
具體分析如下:
從產量看,就我國三七供給情況,雖然廣西和安徽等部分地區有三七種植,但目前我國超9成三七產量仍來自云南省。數據顯示,2023年云南產區三七產量為230234.3噸,占全國總量的99%,而廣西、貴州、四川地區三七產量僅345.7噸。
近幾年隨著三七價格的低迷,產區對于三七的生產種植積極性已經不高,三七產量也在逐年下降。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三七產量為23380噸,較去年下降了4.96%,較2020年下降了39.34%。
從種植面積看:云南文山原來是三七的主產區,因植株存在連茬種植障 礙,再加上2009-2012年第二輪高價的刺激,三七種植開始向紅河州的建水、蒙自、瀘西、彌勒、屏邊等市縣轉移。
經過近幾年的生產發展,紅河州的三七產量已占三七總產量的50%左右,成為新晉的最大主產區。而曲靖中南部各縣的三七產量也不容小視,雖然當地是各家各戶用自有地塊種植,少有承包大戶,但產量也占到全國總產量的35%-40%,成為三七種植的第二大產區。目前,文山由于歷史原因及品牌效應,其三七的集散地和交易市場的地位仍不可替代。
從云南文山州種植面積和采收面積來看,2018年整體表現為持續下降趨勢,在地從2018年的25.2下降至2021年12.13萬畝,2022年三七在地面積小幅度上升至12.5萬畝,但采收反而下降至4.9萬畝,相較2018年下降超一半以上。
從庫存方面看:由于前期的過熱生產,造成2015年、2019年先后出現年產量過5萬噸的三七產量高峰。截止到2022年,三七累積庫存量在53,870.09噸,年末占比331.75%。
從需求方面看:2018年-2022年,三七無論在成藥需求端、還是民眾消費端,整體消費都呈小幅下滑態勢。特別是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三七需求大幅下跌。據統計,2021年三七需求量在17,240噸,2022年三七需求量約為16,238噸左右。
從政策層面來看:6月,云南各地方政府發布關于嚴禁耕地撂荒和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通告,規定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堅決制止和糾正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現象,對已“非農化”“非糧化”且能恢復的耕地,盡快恢復種植糧食作物,并同步實施耕地質量提升,確保耕地質量不下降。因此為保證基本農田和糧食生產,或限制三七種植。
新版藥典實施,農殘和重金屬成為三七質量的命門,雖然藥典只提出了26種禁用農藥檢測求,但多個產區過量使用膨大劑等核心問題,仍未得到重視和解決,從而成為未來三七質量的重大隱患。
綜上所訴,雖然三七產量連年下降,加上受土地政策影響,明年三七種植面積或進一步減少,種植戶惜售心理增強,但因為前期過熱生產造成三七龐大的庫存量,明年三七價格或很難有大的突破。
但要關注幾個特殊變量,一是產能調減,土地政策落實或遭遇干旱等極 端天氣;二是需求量反彈,三七進入藥食兩用目錄或有新的龍頭產品引領;三是資本因素,按照當前庫存核算,至少需要30億元以上資本才能擾動行情。如果再有散 戶跟進,則不排除翻倍上漲可能。
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一是生產不調減,產大于需加劇;二是嚴重的農殘重金屬問題“暴雷”;三是前期囤貨商大規模出倉。三七行情可能會繼續回落。
(文章來源:本站)
以上就是關于2023年三七價格回漲 2024年能否繼續走高?全部的內容,關注我們,帶您了解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