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亮點:一元麻將微信“群”—tt552662—vy23547—【930229533】客服QQ464870180—客服微號! 2.特色:廣州紅中一元一分正規麻將群、一元一分 3.類型:(1-2元紅中麻將)(爆炸碼)--(2人跑得快) 陳工是全省冶金系統有名的采礦工程師,住在靠西墻窗前。這房間的兩張三斗桌,其中一張就是給他專門配備的,其余的人大多是用支在床頭的小木箱作餐桌和寫字臺的。陳工是滿族人,三十六歲年紀,濃眉大眼,身材魁梧,背有點駝,聲音沙啞,鼻梁上架了一幅沉甸甸的高度近視鏡。他話不多,卻平易近人,就是身體不太好,經常吃藥。他每天不止一次地下井采樣,回到技術室又埋頭工作,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往往把飯盒菜飄塞給我。他的妻子帶著兩個女兒在遼寧教書,一直沒有調過來。他對我很關心,經常教我抓緊時間多讀書,說將來總會有用的。他還主動幫我補文化課,我們相處得很好。 我讀初中時,爹娘已離了婚,各自遠走他鄉。我和弟弟隨爺爺奶奶過活。弟弟讀了三個一年級,只學會了寫7個字:1、2、3、4、5、6、7,還寫得歪歪扭扭的。老師一扭頭,他就會從教室里溜出來,學校只好把他“除名”,弟弟也樂得在家當一幫小弟妹的孩子王。他個頭高,又有把漂亮的木手,很讓幾個不到學齡的叔伯弟妹眼饞,竟不時推了弟弟當領袖。我回到家,他們便讓我拿出那把大木手,帶他們“抓特務”。但我看到那,心里悸悸地痛,便把它送給了弟弟。弟弟成了“雙老太婆”,更神氣了。我看著他整天帶一幫比他矮好多的孩子打打殺殺,心里酸酸的。 哦!最初的笑聲飛出墻外,還以為輕靈得是一群年少女子,意外的驚喜正在預料之中,一行七、八位六七十歲的老姐妹在涼爽又清凈的烈士陵園練歌呢。你看,年齡最大、半解放腳的那位奶奶我認識,小時候他家和我家住一條街,她的同齡人都叫她“高她媽”。那位爺爺原是鞏德芳烈士部下的娃娃兵,解放后擔任本縣第一任縣長,和那時很多進城的領導干部一樣,他也要求離婚,理由是高她媽沒文化。高她媽就是不離,“你幾年不著家,二老是我一手備埋的,高都兩三歲了,你管的啥?”她淚流滿面,一邊和他爭執,事后又關愛有嘉。他最怕提的就是高,最舍不得的也是高。女兒那高挺的鼻梁就是象自己,一股子英氣。高她媽睹氣上民校,念書寫字比學堂里的娃娃還認真,對他也是噓寒問暖,無為不止。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心口往下一摸,勸慰自己:“這老先人留下的話不會錯:人生三件寶,丑妻、薄田、破棉襖。唉!”出門走在上班的路上,他想著妻子在那些東躲西藏的日子,數九寒天,把高生在寒風刺骨的枯高粱地里,他的心一寒:“我知足吧,還有什么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