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合信息旗下啟信寶的企業端產品“啟信慧眼”,基于人工智能、商業大數據技術,打造銀行業對公信貸解決方案。
總體來看,銀行對公業務中的痛點,大致可歸為兩點:數據質量、數量的不足,導致無法精準定位有需求的企業;系統建設不夠完備,客戶觸達難。因此,銀行需研究如何在滿足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強化組織協同機制,用好大數據來支撐對公信貸業務數字化拓客。
合合信息數據事業部副總經理、銀行對公信貸業務專家沈東輝表示,在大數據技術的使用上,銀行可以從兩個方面獲客,一是利用精確的專項產業數據庫,去拓展客源,另外還可以從存量客戶的關系中,發掘關聯的潛在客戶,提升業務人員的客戶觸達效率。
“啟信慧眼團隊服務過的一家股份制銀行總行,客戶的對公業務營收占比超過了85%,主要客群為政府機構、事業單位、大型企業集團和中小企業,理論上不缺乏對公領域的數據。但是該銀行在‘專精特新’企業及科技企業等專項上,數據支撐不足,客戶經理也缺乏科技領域的專業知識,導致銀行拓展專項業務時,在企業識別認定和資信評估方面遇到了困難。”沈東輝提到,將相關大數據產品引入科技企業、綠色信貸等專項信貸拓展業務后,該銀行一年內獲取名單數近350萬家,商機導出數量3.4萬條,銀行對公有效客戶數同比增長超過18%。
沈東輝認為,大數據技術可以幫助銀行,通過批量盡調來進行客戶名單篩選和分發,運用客戶關聯關系排查梳理功能,找到存量客戶能夠關聯到的潛在客戶,提升客戶經理對潛在客戶的觸達效率。啟信慧眼曾經幫助某股份銀行天津分行,一年內核查企業達百萬次,拓展潛客名單超過40萬家。
以上就是合合信息“啟信慧眼”助力銀行破解對公業務“堵點”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