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可以分為堆疊式/行排式二維條碼和矩陣式二維條碼。典型的堆疊式二維碼有PDF417、Code49,矩陣式二維碼有Maxi Code、QR Code、Data Matrix等,接下來詳細介紹下二維碼的相關知識:
![]() 堆疊式二維碼:堆疊式二維碼是一種多層符號,通常是將一維條形碼的高度截短再層疊起來表示資料。
矩陣式二維碼:矩陣式二維碼是一種由中心點到中心店固定距離的多邊形單元組成的圖形,用來表示資料及其他與符號相關功能。
資料字元:用于標識特定資料的ASCII字元集的一個字母、數字或特殊符號等字元。
符號字元:依條形碼符號規則定義來表示資料的線條、空白組合形式。資料字元與符號字元不一定是一對一的關系。一般情況下,每個符號字元分配一個*值。
代碼集:代碼集代碼集指將字元轉化為符號字元值的方法。
字碼:字碼是指符號字元的值,為原始資料轉換為字元過程的一個中間值,一種條形碼的字碼數決定了該類條形碼所有符號字元的值。
字元自我檢查:字元自我檢查是在一個符號單元中出現單一的印刷錯誤時,掃描器不會將該符號字元解碼成其他符號字元的特性。
錯誤糾正字元:用于錯誤偵測和錯誤糾正的符號字元,這些字元是由其他符號字元計算而得,二維條形碼一般有多個錯誤糾正字元用于錯誤偵測以及錯誤糾正。有些線性掃描器有一個錯誤糾正字元用于偵測錯誤。
E錯誤糾正:E錯誤是指已知位置上因圖像對比度不夠,或者有大污點等原因造成該位置福海字元無法辨識,因此又稱為拒讀錯誤。通過錯誤糾正字元對E錯誤的恢復稱為E錯誤糾正。對于每個E錯誤的糾正僅需一個錯誤糾正字元。
T錯誤糾正:T錯誤是指因某種原因將一個符號字元識讀為其他符號字元的錯誤,因此又稱為替代錯誤。T錯誤的位置以及該位置的正確值都是未知的,因此對每個T錯誤的糾正需要兩個錯誤糾正字元,一個用于找出位置,另一個用于糾正錯誤。
錯誤偵測:一般是保留一些錯誤糾正字元用于錯誤偵測,這些字元被稱為偵測字元,用以偵測出符號中不超出錯誤糾正容量的錯誤數量,從而保證符號不對讀錯。此外,也可利用軟件透過偵測無效錯誤糾正的計算結果提供錯誤偵測功能。若僅為錯誤糾正則不提供錯誤偵測功能。
|
原文鏈接:http://www.525682.com/shangji/show-17597.html,轉載和復制請保留此鏈接。
以上就是關于二維碼的基本概念介紹全部的內容,關注我們,帶您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以上就是關于二維碼的基本概念介紹全部的內容,關注我們,帶您了解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