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請同時參閱圖2,所述安裝裝置30還包括一設備安裝調試方案用以夾取位于所述拾取裝置20上的零 件100的機械手40及一安裝于所述機械手40上的第三驅動器38。所述第三驅動器38用 以驅動所述機械手40沿一第三方向C移動。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方向A、第二方向 B、及所述第三方向C兩兩相互垂直。
[0029] 請同時參閱圖3及圖4,所述機械手40包括一夾持部42及一第二夾持部44。 所述第二夾持部44能夠與所述夾持部42相配合以夾持所述零件100。所述夾持 部42包括一滑動安裝于所述基座362上的固定板422、至少一固定于所述固定板 422上的夾片424、及一固定于所述固定板422 -端的擋片426。所述固 定板422上還開設有一用以安裝所述第二夾持部44的滑槽4222。設備安裝調試方案
[0030] 所述第二夾持部44包括一滑動安裝于所述滑槽4222內的第二固定板442、至少一 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442上的第二夾片444、及一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442上遠離所述 擋片426的一端的第二擋片446。所述擋片426及所述第二擋片446用以限制所 述第二夾持部44相對于所述夾持部42移動的范圍。
請同時參閱圖5,所述機械手40還包括一安裝于所述第二固定板442上的第四驅 動器46,所述第四驅動器46用以驅動所述第二夾持部44相對于所述夾持部42沿所述 滑槽4222滑動,從而調整所述夾片424與所述第二夾片444之間的距離,以將所述零 件100夾緊于所述夾片424與所述第二夾片444之間,或將所述零件100自所述 夾片424與所述第二夾片444之間釋放。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驅動器46也可以固定 于所述夾持部42上。設備安裝調試方案
[0032] 請同時參閱圖6,所述工作臺50包括一底座52、一撥動件54、及一驅動件56。所 述底座52上開設有一滑道522。所述撥動件54包括一滑動安裝于所述滑道522內的滑板 542及至少一固定于所述滑板542上的撥片544。所述驅動件56固定于所述底座52的一 端,用以驅動所述撥動件54在所述滑道522內滑動。設備安裝調試方案
[0033] 請同時參閱圖7,所述工件200包括一框體202、一位于所述框體202上的固定片 204、一自所述框體202延伸并大致平行于所述固定片204的止擋片206、及一自所述固定片 204上向所述止擋片206方向延伸形成的安裝軸208。所述安裝軸208的自由端靠近所述 止擋片206。
泵軸設備安裝調試方案
1、清洗并檢查泵軸,泵軸應無裂紋,嚴重磨損等缺陷。如已有磨損、裂紋、沖蝕等,應詳細記錄,并分析其原因。
2、檢測離心油泵泵軸直線度,其值在全長上應不大于0.05mm。軸頸表面不得有麻點、溝槽等缺陷,表面粗糙度的大允許值為0.8μm,軸頸圓度和圓柱度誤差應小于 0.02mm。
3、離心泵鍵槽中心線對軸中心線平行度誤差應小于0.03mm/100。
葉輪設備安裝調試方案
1、清洗并檢查各級葉輪表面,葉輪表面應無裂紋、磨損等缺陷,葉輪流道表面應光滑,且無結垢、毛刺,葉片應無裂紋、沖刷減薄等缺陷。
2、檢查各級葉輪吸入口和排出口密封環,應無松動,密封環表面光滑,刺,表面粗糙度Ra的大允許值為0.8μm,與葉輪裝配間隙量應為0.05~0.10 mm。以葉輪內孔為基準,檢查葉輪徑向跳動應不大于0.05 mm。端面跳動不大于0.04 mm。
3、葉輪與軸采用過盈配合,一般為H7/h6。鍵與鍵槽配合過盈量為0.09~0.12 mm,裝配后離心泵鍵頂部間隙量就為0.04~0.07mm。
4、葉輪須作靜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