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金礦指金礦石或金礦床(山)。金礦石是具有含有足夠黃金并可工業利用的礦物集合體,金礦床是通過成礦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可工業利用的金礦石堆積。土狀孔雀石稱為銅綠(或稱石綠),一般為綠色,但色調變化較大,從暗綠、鮮綠到白色。在人類數千年的文明史中黃金的社會地位從未改變,它歷盡滄桑,沉浮榮辱,升降變遷不定,但至今在眾多的人群之中仍保持著神圣的光環,為世人共同追求的財富。
銅礦指的是可以利用的含銅的自然礦物集合體的總稱,銅礦石一般是銅的硫化物或氧化物與其他礦物組成的集合體,與硫酸反應生成藍綠色的硫酸銅。銅的工業礦物有:﹑黃銅礦﹑輝銅礦﹑黝銅礦﹑藍銅礦﹑孔雀石等。變質巖層狀銅礦床:產于中元古代白云巖﹑大理巖﹑片巖片麻巖中﹐沿層產出。已發現的含銅礦物有280多種,主要的只有16種。中國開采的主要是黃銅礦(銅與硫、鐵的化合物),其次是輝銅礦和斑銅礦。
銅和鐵的硫化物(Cu5FeS4)礦物,含銅量 63.3%,提煉銅的主要礦物原料之一。為等軸晶系,其高溫變體為等軸晶系,稱等軸斑銅礦。表面易氧化呈藍紫斑狀的錆色,因而得名。與原生的硫化銅礦物作用,可形成次生斑銅礦、輝銅礦和銅藍,形成銅的次生富集。新鮮斷面呈暗銅紅色,金屬光澤,莫氏硬度 3 ,比重4.9~5.0。常呈致密塊狀或分散粒狀見于各種類型的銅礦床中,并常與黃銅礦共生。如想了解更多銅礦的相關信息,歡迎致電啟順礦產品進行咨詢。
斑銅礦形成于銅礦床的次生富集帶,但不穩定,而被次生輝銅礦和銅藍置換。在地表易風化成孔雀石和藍銅礦。中國云南東川等銅礦床中有大量的斑銅礦。典型的矽卡巖型銅礦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礦巖體以燕山期的花崗閃長巖為主,圍巖以古生代以來的碳酸鹽巖地層為主。由于斑銅礦經常含有黃銅礦,輝銅礦顯微包裹體,其實際成份變動很大;因為在高溫時(>400℃)斑銅礦與黃銅礦,輝銅礦呈固溶體,低溫時發生固溶體離溶。如想了解更多銅礦的相關信息,歡迎致電啟順礦產品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