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河南是盛產小麥的大省,小麥年產量占的十分之一,全省各地有大大小小的面粉加工廠數百家,每100斤小麥可產出次粉10~15斤,數量巨大且廉價(0.9~1.0元/斤)易得。中原、華北、東北、西北等地區也大量盛產小麥。次粉在中國中北部產量大且易采購,使用方便。
無霉菌,可有效解決霉菌對豬造成的各種不良影響。
充分利用企業在科研、采購、生產、檢驗等方面的優勢,把用戶解決不好的蛋白質原料、添加劑等設計成15%的小豬、中豬、大豬、母豬系列生物濃縮料,讓養豬場(戶)就地取材,當地采購、配制,這種模式既方便配料又經濟實用
在小麥精制過程中,可得23%~25%的小麥麩,3%~5%的粉頭,0.7%~1.5%的胚芽,其主產品為面粉,供食用。小麥粉、小麥麩、次粉的生產流程無定型工藝,各檔次產品多系根據產品或副產品質量規格勾對而成。在小麥制粉過程中,可以生產精粉、標準粉、次粉及小麥麩等不同檔次的產品或副產品。果皮含粗纖維較多不易消化吸收,而胚中富含脂肪影響小麥粉的色澤及其烘焙品質,糊粉層灰分高會增加小麥粉中灰分含量,降低檔次。傳統的小麥加工原則是充分提取小麥籽粒中的胚乳部分,將麥皮、胚和糊粉層盡可能分離出去。為達到這種目的,一般采用逐步研磨法,即一次研磨緊接著一次篩理稱做一道系統。道是將小麥粒剝開,獲得(帶胚乳的)麩片及較純的胚乳顆粒和面粉,通稱道皮磨。帶胚乳的麩片進入次道皮磨系統后,獲得粒度未達到成品規格的較細的胚乳顆粒和面粉,然后進入下一道心磨系統再加工,依次反復進行,根據流程長短和對成品小麥粉質量的要求,可以有3道到9道甚至更多道。每道皮磨或心磨系統都能獲得一定比率的粉,根據成品要求,可將各系統獲得的全部面粉集中混合成一種小麥粉,或將其中若干系統的粉分別歸并,形成不同等級的小麥粉。品質差的面粉難以人檔的面粉,即作為次粉銷售。目前多用等級粉生成工藝,而傳統的次粉生成工藝品用于小型面粉廠或磨坊。
麥麩的主要作用價值 1.小麥皮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可提高食物中的纖維成分,可改善大結情況,同時可促使脂肪及氮的排泄,對臨床常見纖維缺乏性疾病的防治作用意義重大;
2.由于攝入了高纖維成分,從而可以降低糞便中的類固醇的排出,而人體內膽固醇的主要分界代謝過程是通過糞便的排泄,所以可以使膽固醇下降,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減慢;
3.可有助于預防結腸及;
4.可降低血液中雌的含量,可預;
5.麥皮中含有的B族維生素,在體內發揮著許多功能,而且還是食物正常代謝中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
6.麥麩可以作黃粉蟲的飼料,營養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