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土壤三普工作是時隔40年來一次重要的國情國力調查,這四十年恰是我國農業快速發展時期,工業化和城市化迅猛發展改變了土壤資源的利用方式、規模和強度,土壤數量、質量及生態功能均發生了深刻變化,相關數據已不能反映當前農用地土壤質量實況,要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守住耕地紅線,需要摸清耕地質量狀況。在第三次國土調查已摸清耕地數量的基礎上,迫切需要開展土壤三普工作,實施耕地的“體檢”。土壤三普主要是查明土壤類型及分布規律,查清土壤資源數量和質量等的重要方法,普查結果可為土壤的科學分類、規劃利用、改良培肥、保護管理等提供科學支撐,為經濟、社會、生態政策的制定提供決策依據。
福建省召開第三次土壤普查外業調查采樣和樣品檢測工作座談會
3月23—24日,福建省第三次土壤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省土壤普查辦”)在福州召開了第三次土壤普查(以下簡稱“土壤三普”)外業調查采樣和樣品檢測工作座談會,省土壤普查辦負責人及有關人員,省級質量控制實驗室、土壤三普外業調查采樣機構和樣品檢測機構等單位負責參加。
會上,與會人員針對調查采樣技術規程、土壤檢測方法、質控樣品、參比物質、技術培訓等方面進行了充分交流。 會議對下階段外業調查采樣和樣品檢測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規范參與行為。外業調查采樣和樣品檢測機構要做到“七個嚴禁”,即:嚴禁圍標串標賣標;嚴禁轉包分包轉讓;嚴禁出借資質資格;嚴禁通過中介獲取業務;嚴禁惡意競價壓價;嚴禁有違規、失信行為記錄機構參與;嚴禁損壞調換樣品、私自篡改數據。二是要提高調查質量。抓緊組織技術人員熟悉掌握土壤三普技術規程規范,盡快自行組織技術培訓,切實提高調查水平。三是要加強協調配合。各參與機構要積極配合國家、省級質量監督檢查、樣品流轉、質量控制、數據審核等工作,保障外業調查采樣和樣品檢測工作順利開展。
數字土壤制圖(Digitalsoilmapping)方法作為一種新興的表達土壤及其性狀空間分布的方法,較傳統手工土壤制圖更加。尤其在土壤屬性制圖方面,研究和應用也相對深入和廣泛。鑒于數字土壤制圖方法仍在不斷發展完善,采用該方法制圖,需遵循以下原則1數字土壤制圖的原則3制圖原則與主要方法制圖目的是通過數字土壤制圖方法,采用統一的專題圖評價指標,掌握土壤性狀底數,評價土壤質量和適宜性,編制統一規范的普查成果圖。
氣候因素在較大范圍內主要考慮大氣候,通常選擇年均溫年降水積溫或相對濕度等因子,并根據制圖比例尺選用,或利用氣象站點生成相應像素分辨率的氣象因子柵格數據。1氣候變量的表征與數據選取目前常用的環境變量主要包括
】土壤母質是土壤形成的物質基礎,通常直接獲得母質信息非常困難,實際制圖中,常以地質圖或地貌圖來代替土壤母質分布圖,這些地圖上的信息通常為矢量化表達的地質類型。也可以從分級到土種的例尺土壤圖中,通過土壤類型信息提取,提取方法參考5。2母質變量的表征與數據處理而在較小的氣候范圍內,大氣對土壤的影響基本是均值的,可以忽略。相比之下,小范圍內的地形地貌信息可體現小氣候對土壤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