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分散式工業控制系統就是為適應這種需要而發展起來的。這類系統是以微型機為中心,將 5C技術--COMPUTER(計算機技術)、ConTROL(自動控制技術)、COMMUNICATION(通信技術)、CRT(顯示技術)和 CHANGE(轉換技術)緊密結合的產物。它在適應范圍、可擴展性、可維護性以及抗故障能力等方面,較之分散型儀表控制系統和集中型計算機控制系統都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典型的分散式控制系統由現場設備、接口與計算設備以及通信設備組成。現場總線(FIELDBUS)能同時滿足過程控制和制造業自動化的需要,因而現場總線已成為工業數據總線領域中較為活躍的一個領域。現場總線的研究與應用已成為工業數據總線領域的熱點。盡管對現場總線的研究尚未能提出一個完善的標準,但現場總線的強性能價格必將吸引眾多工業控制系統采用。同時,正由于現場總線的標準尚未統一,也使得現場總線的應用得以不拘一格地發揮,并將為現場總線的完善提供更加豐富的依據。控制器局部網 CAN(ConTROLLER AERA NETWORK)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可在各節點之間實現自由通信
CAN總線采用了多主競爭式總線結構,具有多主站運行和分散仲裁的串行總線以及廣播通信的特點。CAN總線上任意節點可在任意時刻主動地向網絡上其它節點發送信息而不分主次,因此可在各節點之間實現自由通信。CAN總線協議已被標準化組織認證,技術比較成熟,控制的芯片已經商品化,特別適用于分布式測控系統之間的數據通訊。CAN總線插卡可以任意插在PC AT XT兼容機上,方便地構成分布式監控系統。
雖然這樣的應用在CAN的規范里沒有明確禁止,但是不建議這樣設計網絡規劃,這樣會為后續帶來的諸如升級等十分復雜的問題,也影響網絡的穩定。
現在回答補充問題,首先你要明確ID是賦給幀的,不是直接給節點的,只是某節點知道自己要接收某個ID的幀。總線上的節點來說它只管取總線上他應該取的ID的幀,并不管是誰發的。
即使是遠程幀,發出請求的節點在獲得相應時也僅僅是根據幀ID判定,并不影響其他節點的接收。
提高CAN線雙絞程度
CAN總線為了提高抗干擾能力,采用CANH和CANL差分傳輸,達到效果就是遇到干擾后,可以“同上同下”,后CANH-CANL的差分值保持不變。CANH和CANL要緊密地絞在一起,通常雙絞線只有33絞/米,而在強干擾場合,雙絞程度要到45-55絞/米才能達到較好的抗干擾效果。另外線纜的芯截面積要大于0.35~0.5mm2,CAN_H對CAN_L的線間電容小于75pF/m,如果采用屏蔽雙絞線,CAN_H(或CAN_L)對屏蔽層的電容小于110pF/m。可以更好地降低線纜阻抗,從而降低干擾時抖動電壓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