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長期練習啞鈴的優(yōu)點
高穩(wěn)定性和高活性:
一項研究分別用肌電圖比較了胸肌、三頭肌、兩個頭用杠鈴躺下、用啞鈴躺下時的肌肉活動。結(jié)果表明,在三頭和胸部方面,啞鈴和杠鈴躺下是相似的,但在兩頭的喚醒度上杠鈴比啞鈴高得多。為什么?啞鈴需要你調(diào)節(jié)平衡,穩(wěn)定體重和身體。這就是為什么很少看到一個臥推運動員能使手臂發(fā)達的原因。更好地控制能力是使用啞鈴訓練的必要條件,同時喚醒更多的肌肉纖維也是使用啞鈴訓練的優(yōu)點。
經(jīng)常做啞鈴練習,可以增強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力量??茖W地使用啞鈴,確實可以收到很好的鍛煉效果。有材料說,當年施瓦辛格一身健美的肌肉,主要就是通過啞鈴鍛煉而得。但是確有不少人用啞鈴鍛煉后,既沒有增加力量,也沒有變得健美,常會就此心灰意冷,啞鈴也被束之高閣,甚至成為錘子的替代品。事實上,啞鈴健身大有學問。如果不加以貫徹,鍛煉效果往往會大失所望。
啞鈴鍛煉方法:
1.前束前平舉:自然站立于地面,挺胸收腹,兩臂下垂,放于腿前,雙臂向上舉起啞鈴至稍高于肩處,靜止一秒鐘后將雙臂還原至腿前。這個動作主要鍛煉部位為上臂三角肌,每天做兩組,每組12次。
2.中束側(cè)平舉:兩腳自然開立,兩手握啞鈴自然垂于體側(cè),直臂向側(cè)上方舉起,直到略高于肩,靜止一秒鐘后將兩臂恢復(fù)至動作起始位置,上舉時呼氣,時間2~4秒,下落時吸氣,時間2~4秒。這個動作主要鍛煉部位為上臂三角肌,每天做兩組,每組12次。
3.單臂體側(cè)屈:自然站直,左手托于左側(cè)腰間,右手握啞鈴,盡量向下垂直伸展,將身體向啞鈴一側(cè)彎曲30度角左右,保持3秒后,恢復(fù)直立姿勢。這個動作主要鍛煉部位為腹斜肌,每天每側(cè)各做兩組,每組15次。
4.聳肩:自然站立于地面,手持啞鈴放于身后,吸氣,聳肩,保持1秒鐘后呼氣,放松肩膀。這個動作主要鍛煉部位為斜方肌,每天做兩組,每組15次。
啞鈴羅馬尼亞硬拉的動作要領(lǐng)
1. 雙手各持一只啞鈴,身體直立,挺胸收腹,目視前方。雙臂在身體前自然下垂,掌心朝向大腿,雙腳開立,與肩同寬,膝蓋微屈。這是動作的起始位置。
2. 腰部彎曲,臀部向后,背部挺直,將啞鈴順著腿前下降,同時吸氣,膝蓋隨著啞鈴下降逐漸彎曲,直至感覺大腿后側(cè)拉伸到極限。
3. 然后伸展臀部和腰部,回到起始位置,同時呼氣。起身的過程同樣保持背部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