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喙尾琵琶甲成蟲體長約2.4cm,體寬約1.1cm。卵圓形,黑色,無光澤,跗節褐色;上唇凹入,被纖毛及茸毛;唇基略凸出,被一個頗明顯的直縫和額分開,頭被大刻點,兩側刻點近于相連。觸角的4~7節,長約2.5倍于寬,8~11節圓而略長,第十一節幾乎不長于前方的節,形狀尖。前胸較小,寬略過于長,前緣凹入,后緣稍凹入,從前角到中間略圓,略放寬,然后從中間至基部幾乎縮小成直線,僅兩側有細邊,沿著邊有一個很淺的溝,中央幾乎扁,雕著很大的刻點。鞘翅基部寬等于前胸,從基部到中部逐漸放寬成圓形,使近于中部之寬2倍于基部,越向后越顯得鈍圓,末端變成尖銳而短尖。鞘翅顯得扁,幾乎平,兩側的龍骨突起從上面看見前端的1/3。緣折前端1/4寬,從此到未端突然縮窄平滑,和鞘翅背面的部分形成明顯的對比,背部刻著明顯的皺l紋和粒點,從中可以認出縱紋的遺跡。頦圓,前胸腹板在基節間沿中線有溝,向下彎而變扁,沒有龍骨突起。腹部刻著細皺l紋,后腹有剛毛刷,呈鐵銹色。但未兩節似乎光滑而小,有稀刻點,胚節有刺,前端1/4的內側稍彎,后端1/2直,跗節褐色。
生活地
喙尾琵琶甲常棲息于黑暗場所,陰濕之地及倉庫、長期堆放草灰、柴炭之處。琵琶甲成蟲生境多局限于居民房屋、牲畜圈舍,幼蟲棲息于疏松土壤,以谷糠、玉米面、面粉等為食,未發現野外分布。
分布
主要分布于云南思茅、文山、紅河等地,陜西、貴州、山東、河北、江蘇亦有分布適生區年均氣溫為13~19℃,年均降水量為750~1 100 mm,海拔為1 500~2 100 mm。垂直分布的海拔范圍在760~2 450 m之間。根據其適生的溫度、降水量和食性推測其潛在分布區,表明西南地區為其分布的中心區域。
值得提醒的是,一些人把喙尾琵琶甲當成了打屁蟲,這就錯了。在云南,打屁蟲是另外一種昆蟲,雖然它們都有臭味,但打屁蟲的顏色、生理習性、分布區域和藥用價值,和喙尾琵琶甲都有很大的區別。喙尾琵琶甲是鞘翅目,琵琶甲屬的昆蟲,全身黑色,主要生存在農戶的房屋、牲畜圈舍,幼蟲棲息于疏松土壤,以谷糠玉米面,面粉等為食,在野外是見不到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