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群主威,mj222525或 mj222528/QQ:309977646(一塊一分跑的快)(一元一分紅中癩子爆炸碼)沒有三缺一的無奈,手機上的麻將群,隨時隨刻想打就打,百人大群,專人管理,跑包包賠加不上微信就加QQ 309977646如果添加頻繁就換一個加隨時退群退押。誠信群主可免押進群驗群,滿意再補/>家傳的祭祀形式 燒紙 每年的清明、冬至、春節,還有農歷的十月一日,都要燒紙錢給已經作古的先人祖宗。這是風俗。偌大一個中國似乎都這樣做。每遇上這樣的日子,不管是在家的還是在外工作的,都得買了麻紙與冥幣,成群結隊的去十字路口燃一堆大火。 我們這一帶燒紙有個講究:先在地上畫一個圓圈,圓圈不能畫嚴,得留一個口子,然后將紙錢燒進圓圈里。畫圓圈是為了不讓除自己祖先以外的外人將錢收了去;留個口子是為了讓自己的祖先能夠拿得著。 我家燒紙有些與眾不同。別人家只畫一個圈,我們家得畫兩個圈。別人家只燃一堆火,我們家得燃兩堆火。 據說,這樣做是從姑姑去世那年開始的。 我沒見過姑姑,姑姑什么時間去世的我也不知道。我只聽父親說,姑姑離世早。姑姑是被人打死的。其實打而未死,最后被掐了喉管才置她于死地的。這些是否事實,我一直懷疑。因為父親說,那情形是姑姑死后“罰人”說的。我們這兒所說的“罰人”,又叫“通傳”,說的是死人借活人之口傳言的情形。我至今不敢相信會有這種現象。父親說,姑姑嫁給了泰昌鄉一個財主家,婆婆很厲害。那天,姑姑正在給婆婆燒炕,婆婆罵她,她頂嘴了,婆婆便將磚頭扔下來砸在她的頭上,將她打得昏迷過去,等她還沒蘇醒過來的時候,婆婆便讓長工們掐了她的脖子,將她掐死,然后用繩子將她掛在院子的槐樹上,再來我家報喪,說姑姑上吊死了。 姑姑“罰人”不僅說了她死時的情景,還要求父親給她燒紙時要與祖先們的分開燒。說燒到一起她撿不到,爺爺奶奶撿到了也不分給她。 父親說給我這些是在哥哥去世的那一年。那一年,哥哥去酒鋼當工人了,去了不到一年就煤氣中毒死了。父親埋葬了哥哥回來,整整睡了一個月。母親整天跪在十字路口號啕大哭,一直將一雙眼睛哭瞎。那年過年,父親領我們去十字路口燒紙。我當時十一歲。父親畫了兩個圓圈,燒了兩堆紙錢,然后對我們說,記住,以后燒紙就這么燒。 此后不多年,父親去世了,每每遇上燒紙的日子,我便領著弟弟去十字路口。去了,也是畫兩個圓圈,燒兩堆紙錢。我將姑姑的故事說給了弟弟。現在,我領著兒子們燒紙,也是那種燒法,我將姑姑的故事又說給了兒子們,盡管這個故事的可信程度令我懷疑。 潑灑 人死了之后,逢年過節,家人們是要擺祭堂祭祀的。一般的做法是:在正廳的正堂擺一張方桌,用紙糊了桌裙,桌面上擺了死人的照片或者靈牌,前面置了香爐,供了祭品獻飯,然后磕頭禮拜,燒香化紙。 我家不這樣做。我家潑灑。 別誤會,這不是少數民族的祭奠形式。我家是真真確確的漢民族的后裔。 潑灑很簡單。就是在吃飯前將做好的飯食盛上一碗,到大門口去用筷子挑出少許扔到地上,再將碗里的湯湯水水往地上撒落少許,就算是送給先人祖宗的早餐或者碗飯了。 潑灑要有眼色。要在雞兒豬兒狗兒們不在現場的時候干。要不就會被它們搶著去,老先人就要挨餓肚子了。潑灑完不能立刻離開現場,要等那么一段時間,估摸老先人們可以享用完嗶的時候才可離開,要不那些灑落在地的“供品”就會被雞兒豬兒狗兒們或者別人的祖先們搶去享用,自己的老先人們就要在一旁干瞪眼。 我一直想,我們這樣做可真的虧待老先人老祖宗了。死去的老先人老祖宗們那么多,就那一筷頭飯,一點點湯水,夠誰吃喝?還不是活人騙死人!試想,那么一丁點兒東西落地,一大伙人去爭去搶,不是大爺踩了三奶的腳,就是二爺碰了四奶的頭,擠擠撞撞,磕磕碰碰,吵吵鬧鬧,結果,弄得人人頭青面腫,傷了和氣,地上的那點供品也被踩成了爛泥,不知粘到誰的鞋底上去了。與其這樣騙得讓老先人們眼饞口酸心里難過,倒不如廢了這一套,讓他們去當乞丐。 我還想,別人家擺祭堂祭奠祖先,我們家只潑灑,可能是因為我們家窮。細想也不是。我們家從前發過大財的,現在也不是不如人。 潑灑就潑灑吧,反正死人相對于活人只是一種意念性的存在,何必認真呢? 06-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