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的喜好,決定了市場的偏好。
對于消費類企業而言,押準了賽道,就能為企業帶來可觀的利潤,而且這種躺贏的周期還不會太短。
2018年中下旬,全球最大的啤酒生產商百威英博宣布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其將九個大區精簡成六個大區,并且開始著重發展亞太市場。
根據統計顯示,百威英博在亞太地區擁有超過50個啤酒品牌,其中包括科百威、羅娜、福佳和藍妹啤酒等著名品牌,主要市場為中國、大洋洲、韓國、印度及越南。據悉,在2018年百威亞太已成為國內市場的“啤酒一哥”了。
在當年的財報當中,百威英博著重提到了,中國區的好業績主要得益于高端化的增長。
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百威英博對國內市場志在必得,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啤酒銷售市場,只要能在國內市場上取得先機,那么未來的業績也會持續兌現。
2019年9月,百威英博拆分百威亞太在港上市。主要市場包括中國、印度在內的亞太西部地區,以及以韓國、日本市場為主的亞太東部地區。
根據財報顯示,2018年至2023年百威亞太分別實現營收為67.40億美元、65.46億美元、55.88億美元、67.88億美元、64.78億美元以及68.56億美元;分別實現凈利潤為9.58億美元、8.98億美元、5.14億美元、9.50億美元、9.13億美元以及8.52億美元。
從財報我們不難看出,除了2020年百威亞太業績出現明顯的下滑之外,其余年份業績基本保持穩定的狀態。
但值得注意的是,穩定并不意味著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因為亞太地區不僅是全球啤酒市場最大的消費區之一,也是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
百威亞太的業績,著實讓這家啤酒巨頭難堪。近期,百威亞太董事會宣布,楊克即將離任且離開百威亞太,并委任在公司工作29年的資深員工、全球首席供應鏈運營官程衍俊接任首席執行官及聯席主席,該任命自2025年4月1日起生效。
楊克的離任,折射出了百威亞太的“困境”。
百威亞太的困局作為高端啤酒的代表,百威一直占據國內市場的高端以及超高端市場。
但隨著高端市場消費的疲軟,百威亞太受到了較大的沖擊。
2月末,百威亞太披露了2024年財報,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銷量848.1萬千升,同比下降8.8%;營收62.46億美元,同比下滑8.9%;凈利潤為7.26億美元,同比下滑15.2%。
對于業績的大幅下滑,百威亞太表示,雖然亞太地區東部的收入管理措施和亞洲各國有利的產品組合推動收入增長,但被中國地區的高基數及不利的渠道組合部分抵銷。
財報顯示,2024年亞太東部地區營收為48.94億美元,下滑幅度為12.8%,營收占比為78.4%。其中,中國市場銷量下滑11.8%,其中第四季度銷量同比減少18.9%。而亞太西部地區營收為13.52億美元,同比增長8.8%。
由此可見,中國市場的疲軟,直接影響了百威亞太的整體業績。
為了改變百威亞太在中國市場的不利局面,其更換了CEO。
有分析認為,相比于楊克,程衍俊具有技術、管理與銷售等豐富的從業經驗,且他非常熟悉企業內外部環境,由于程衍俊在百威供應鏈體系工作時間較長,因此他更適合在CEO的位置上,對百威亞太做出調整。
侃見財經認為,對于一些跨國品牌而言,業績表現不好,更換地區負責人是一項常規操作。不僅如此,在對CEO職位進行調整時,百威亞太中國高管團隊也進行過一輪調整,其中涉及職位包括中國商務副總裁、渠道營銷資深總監等多個關鍵職位。
在被問及如何重點發展中國市場時,百威亞太向相關媒體表示,針對中國市場,今年的重點是重新與消費者建立聯系,借此推動市場份額增長。
在產品方面,百威亞太表示,2025年將重點明確投放于百威及哈爾濱啤酒。
百威亞太稱,堅信中國的中等收入家庭不斷增加,帶動高端及超高端品類增長,因此長遠而言中國仍是全球最具龐大利潤池增長機會的市場之一。
侃見財經認為,目前百威亞太業績的主要增長還是要看中國市場,換句話說中國市場是否增長直接決定了其整體業績。當下,百威亞太主要面臨兩方面壓力:
第一,中國市場高端啤酒整體需求下滑;
第二,來自于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對于次高端的沖擊。
從長遠來看,我們認為消費的低迷已經過了最艱難的時期,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中國市場消費的恢復,百威亞太的業績會回到增長的軌道上來。
最困難時期已過為了破局,百威提出了在中國加快非現飲渠道的高端化。
從業績表現來看,2024年百威的非現飲渠道銷量、收入均有所增長。在當下高端消費疲軟的背景下,此舉有助于百威亞太更好地實現業績的突破。
且在資本市場表現方面,百威亞太也已經開始走出低谷。
根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百威亞太結束了長達兩年的下跌周期,年內股價漲幅超過了14%,市值較最低點增長超過了230億港元。
侃見財經認為,過去幾年由于消費市場的變化,資本對于消費企業的估值給到了一個很低的水平;且在恒生指數階段性新高的背景下,盡管部分高端消費企業的確出現了一定的業績下滑,但是下滑幅度仍在可控范圍之內,相比于其他行業,市場給予消費企業的估值方式顯然是不合理的。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當下的市場已經充分地反饋了所有悲觀的預期,未來其股價存在一定的修復空間。
其業績發布之后,高盛發布研報稱,自2024財年業績發布后,百威亞太股價反應正面。集團表示,今年將優先考慮中國地區份額增長及營業額增長,又指透過提高定價及效率,進一步提升韓國盈利能力。且公司留意到在控制出貨量后,農歷新年期間零售額保持穩定及庫存水平良好,相信品牌策略和市場路線是今年的關鍵。
高盛還表示,百威亞太專注于家用消費滲透及高端化,以擴張市占;而股東回報亦是支柱。因此將百威亞太的目標價由9.4港元輕微上調至9.5港元,并且重申了百威亞太“買入”評級。
瑞銀發布研報稱,百威亞太旨在通過與經銷商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來穩定和擴大其市占率,重點關注沿海地區,然后逐步滲透到西部或低線城市。百威亞太還計劃利用其哈爾濱啤酒非糖產品推動其品牌組合從核心+向高端的升級。從產業角度來看,管理層預計今年啤酒的銷量會錄低單位數的跌幅。比該行視今年整體消費者信心和支出逐漸回升的觀點更為保守。
此外,百威亞太管理層重申,透過改善渠道組合和品牌組合,收入增長將是今年在內地的首要任務,確認了公司地理擴張和高級化的長期策略。因此,瑞銀將百威亞太目標價由8.2港元升至9.16港元,并且維持其“買入”評級。
里昂則發布研報稱,樂見管理層積極擴大中國市場份額,并對其前景感到更加樂觀,即使部分措施仍處于初步階段,并需時推行,但仍可見部分積極因素,例如加快執行速度、更愿意增加行銷支出、采用新包裝、更多創新和低基數等。
里昂證券預計,百威亞太今年收入增長同比升5%,正常化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同比持平,主要是較高毛利率將抵銷較高市場行銷支出。因此將百威亞太目標價由9.1港元上調至10.4港元,并且百威亞太“跑贏大市”評級。
大和證券則發布研報稱,百威亞太管理層對獲取市場份額及對中國傳統非消費渠道高端化,擁有強大的信心,這受惠于哈爾濱品牌的強勁發展勢頭以及百威品牌的交叉銷售。鑒于集團在家庭渠道的市占率嚴重被低估,該行認為對公司來說,這是一個唾手可得的機會,但對其他中國本地公司來說卻是一個威脅。
大和證券指出,百威亞太第四季度業績最大驚喜是,即使凈利潤同比跌15%,但其派息比率同比升7%,達7.5億美元,整體派息比率由2023年的82%升至103%。且管理層重申其目標是在未來維持或增加股息派發金額。因此,該行將百威亞太目標價由9.85港元上調至10港元,并且維持百威亞太“買入”評級 。
以上就是扛不住了!1100億百威亞太,換帥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大家喜歡。